行動電源登機新規定:2025 年各家航空公司的最新規定
隨著科技的進步,行動電源(Power Bank)已成為現代旅行的必備品,尤其對於長途飛行的旅客來說,它能確保手機、平板等設備在旅途中保持電力。然而,行動電源內含的鋰電池潛藏著過熱或起火的風險,因此航空公司與國際航空管理機構對其攜帶行動電源登機新規定有嚴格規範。2025 年初,因南韓釜山航空一架班機疑似因行動電源起火引發事故,多家航空公司陸續更新了相關規定。本文將介紹國際與台灣主要航空公司針對行動電源登機的最新政策,幫助你順利規劃旅行。
為什麼行動電源受限?
行動電源通常使用鋰離子電池,這種電池若受損、過熱或短路,可能引發熱失控(Thermal Runaway),進而導致火災甚至爆炸。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與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等機構因此制定了相關規範,要求行動電源只能放在隨身行李中,且容量有限制。2025 年南韓事故後,航空公司進一步收緊政策,甚至禁止機上使用,以確保飛航安全。
國際航空公司的新規定
以下是 2025 年部分國際航空公司針對行動電源的最新政策(截至 2025 年 3 月 5 日):
1. 大韓航空(Korean Air)與韓亞航空(Asiana Airlines)
– 規定:自 2025 年 2 月起,全面禁止機上使用行動電源。容量 100Wh(約 27,000mAh)以下可攜帶上機,但需放入透明夾鏈袋並置於隨身行李。
– 限制:禁止託運,超過 160Wh 的行動電源不得登機。
– 原因:南韓當局要求加強管理,兩大航空公司率先響應。
– 建議:攜帶前確認容量標示清晰,避免模糊標示被拒。
2. 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
– 規定:容量 100Wh 以下可攜帶於隨身行李,101-160Wh 需航空公司批准,每人限 2 個。機上允許充電設備,但建議避免使用行動電源。
– 限制:禁止託運,超過 160Wh 需按危險品處理。
– 特色:允許設備內建電池(如筆電)置於託運行李,但需完全關機。
3. 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
– 規定:100Wh 以下可隨身攜帶,101-160Wh 需批准,機上使用需經空服員同意。
– 限制:禁止託運,超過 160Wh 不允許登機。
– 建議:多數飛機設有 USB 充電埠,建議使用機上設施。
4. 阿聯酋航空(Emirates)
– 規定:100Wh 以下無限制,101-160Wh 限 2 個,需申報。機上禁用行動電源。
– 限制:超過 160Wh 按危險品運輸。
– 特色:強調安全,要求單獨包裝避免短路。
台灣航空公司的新規定
台灣的航空公司受到南韓事故影響,也在 2025 年 3 月 1 日起陸續實施新政策。以下是四大國籍航空的最新規定:
1. 長榮航空(EVA Air)
– 規定:禁止託運,禁止機上使用。100Wh 以下每人限 15 個設備與 20 個備用電池,101-160Wh 限 2 個且需批准。
– 特色:提供機上充電設施(如 USB 與電源插座)。
– 建議:出發前將設備充滿電,減少依賴行動電源。
2. 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
– 規定:禁止託運,禁止機上使用。100Wh 以下可攜帶,101-160Wh 限 2 個需批准。
– 限制:超過 160Wh 不得登機。
– 特色:與長榮同步實施,強調安全優先。
3. 星宇航空(Starlux Airlines)
– 規定:禁止託運,禁止機上使用。100Wh 以下無數量限制,101-160Wh 需批准。
– 建議:檢查行動電源外殼是否有 Wh 或 mAh 標示,避免被沒收。
4. 台灣虎航(Tigerair Taiwan)
– 規定:禁止託運,禁止機上使用。100Wh 以下需放入透明夾鏈袋,檢查時逐一檢視。
– 特色:低成本航空中執行最嚴格,建議攜帶證明容量的小型行動電源。
如何檢查行動電源容量?
– 計算方式:容量以瓦時(Wh)為單位。若標示為 mAh,可用公式轉換:
– Wh = (mAh ÷ 1000) × 電壓(V)
– 一般行動電源電壓為 3.7V,例如 10,000mAh ≈ 37Wh。
– 確認標示:確保行動電源上有清晰的 Wh 或 mAh 標示,無標示可能被拒登機。
– 行動電源:選擇 10,000mAh(約 37Wh)或以下的型號,放入隨身行李並用夾鏈袋密封。避免機上使用,改用飛機 USB 埠充電。
出國時購買機票比價請參考行程規劃。
結語
2025 年各家航空公司對行動電源的新規定反映了對飛航安全的更高重視。從國際航空到台灣國籍航空,共通點是禁止託運與限制機上使用,容量規範則多遵循 IATA 標準(100Wh 以下免審核)。計畫旅行時,建議檢查航空公司官網或聯繫客服確認最新政策,並攜帶符合規定的小型行動電源。如此,你就能安心帶著電力滿滿的設備,享受旅途中的每一刻!